本报记者张敏 见习记者 徐彦雄
目前,全球生物制药行业正处于小分子化合物开发的下半场,单克隆抗体等大分子生物药物开发的爆发期,以及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个体化治疗的萌芽期。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加快药品审评审批,国内创新药企异军突起,与之相伴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创业板上市的医药研发外包龙头企业博腾董事长兼总经理鞠念峰。在雎念峰看来,CRO和CDMO行业的增速要快于整个医药行业整体的增速,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保持这个速度。
这其实是非常有利于创新的,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 年峰介绍,公司本质上是服务于整个创新产业的发展,未来将继续受益于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崛起。
鞠念峰介绍,未来三年,公司将覆盖整个医药行业的主要领域,包括化学药、生物药、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制剂。这意味着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打造从化学药到原料药、从化学药到生物医药再到细胞基因治疗的CDMO全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在10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CDMO平台。
寻找业务弹性
抓住这个机会
回忆创业初期,鞠念峰告诉记者,公司看到了整个医药行业外包的兴起,跨国药企纷纷来到中国寻找优质的CMO公司。“CMO行业的门槛很高,当时优质的CMO公司并不多,我们也看到了很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就进入了这个领域。”
宝腾股份的第一大客户是世界级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当时,强生旗下的一款艾滋病药物正在全球寻找供应商,我们当时抓住了这个机会,将主要资源投入到艾滋病药物关键中间体的研发上。主要供应商并签订了一份长——长期供应协议。” 鞠念峰回忆道。在此基础上,公司与强生的关系发展得越来越紧密。
此次与强生的合作,使宝腾股份的整个研发生产平台和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鞠念峰介绍了一个细节:“我们这个项目甚至还有一个名字申请叫portonup,我们公司的名字叫porton,就是要一直往上走。”
单纯依靠大客户,对公司业绩的稳定性也有影响。2017年开始,随着索非布韦和卡格列净中间体收入的持续下滑,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受到影响。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高峰的高度,而是跌入低谷的韧性。” 在低谷期准确找到与公司自身韧性相匹配的韧性是A股上市公司博腾股份。,就是准确把握市场风口,实现完美的战略转型。
面对原有核心客户的核心产品波动给公司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鞠念峰介绍,公司对整个战略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所属行业和自身的行业定位。 . 公司围绕“营销转型、产品升级、发展过程化工CRO”三大经营举措,决定2017年进行全面战略转型,战略转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将原有的大客户战略转变为大客户深度+中小客户广度,即兼顾客户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公司此前只提供临床后服务,即CMO业务。转型后,公司决定发展早期临床业务,即CDMO业务。三是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服务产品由中间体向原料药升级。四是技术平台建设。
经过近两年持续深入推进CDMO业务战略转型,宝腾股份积极稳健的经营格局重新开启,公司需求波动带来的公司业绩不确定因素原有核心客户和核心产品基本被淘汰。公司的商业模式、客户管道、产品管道、技术能力、运营水平、组织能力不断优化和加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客户占比62%,较2017年下降15个百分点;前十大产品占比39%,较2017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公司'
“从整个转型的效果来看,应该是经过两年的努力。从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在2018年下半年有大量的新客户和新项目,包括CRO 、API 和业务。” 介绍念峰。
“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的财务数据已经非常明显了,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我们相信无论是业务数据还是财务数据,都能看到我们转型的效果。” 他还说。
36氪独家:AI新药研发完成亿美元亿美元C轮融资
36氪独家获悉,这条资本青睐的赛道,出现了一笔超大额融资事件——AI新药研发企业「英矽智能」完成高达2.Zhavoronkov博士表示:“与大药企合作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公司创立早期,因为可以学习大药企的经验(并不是需要药企数据,事实上英矽智能掌握的数据其实更多)。AI医药研发在全球掀起融资金额超45亿美元的浪潮,同赛道国内的创业公司还包括晶泰科技、冰洲石、星亢原生物等。(5)人阅读时间:2022-02-27打响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品牌和全力打造强有力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引领区意见》中与生物医药产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如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应用、开展“两头在外”高端医疗设备的保税维修等。另一方面,落实《引领区意见》中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延伸相关的事项,如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制度、优化产业用地准入标准并增加混合用地供给等。(6)人阅读时间:2022-02-26本文核心内容: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企业汇总
本文核心内容: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企业汇总、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企业布局、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企业业绩本文汇总了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上市企业,具体包括: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汇总如下: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13)人阅读时间:2022-02-22葛兰素史克中国总裁李博忠在华并购或成公司未来战略重点
刚刚过去的2010年12月,葛兰素史克以现金7000万美元收购了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对于未来的并购,李博忠称有三个并购标准。其次,并购公司有较高的质量标准,不存在安全问题。李博忠表示,GSK不会关注太贵的公司,而会集中在公司本身的核心业务上,能够给公司业务带来更多的价值,“最大”并不是葛兰素史克的并购标准。在传统医药领域,继续巩固外资疫苗的龙头地位。(11)人阅读时间:2022-02-2136氪独家:AI新药研发完成亿美元亿美元C轮融资
本文核心内容: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上市企业汇总
葛兰素史克中国总裁李博忠在华并购或成公司未来战略重点
砥砺深耕精准创变基石药业第二届研发论坛在苏州举办进展